釜式反应器(反应釜)釜体的材质及修补方法
一、铸铁釜体
对于铸铁釜体常见的砂眼、裂纹、点腐蚀或局部腐蚀等缺陷通常采用电弧冷焊修理。焊补时应在裂缝端点外3-5mm处各钻一个止裂通孔。
二、搪玻璃釜体
搪玻璃性脆易损坏,且热稳定性较差,检修时须注意保护瓷面,在规定的部位挂钩或系绳起吊,施焊时须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根据不同的损坏情况,可分别采用下列修补方法。
1>耐蚀金属填塞法。瓷面发现徽孔时可用耐蚀金属材料做成塞子,直接打入微孔内。
2>瓷面损坏稍大时,用耐蚀金属螺栓和耐蚀材料衬垫紧固于损坏瓷面上(见图1)
3>无机涂料修补法。将待修表面清理干净,先用15-20%稀硫酸除锈,再用10%苛性钠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擦净,热空气吹干,最后将无机涂料涂复,缓慢加热固化。涂料重量比,辉缘岩粉:100,细度80-100目;
氟硅酸钠:5,纯度>95%;水玻璃:95,比重1.48。
4>有机涂料修补法。步骤同无机涂料修补法。有机涂料重量配出:6106环氧树脂:100;邻苯二甲酸二丁脂:15;间苯二胺:12-14;石墨(或其它填充料):50-100。
三、钢制釜体
钢制釜体修补方法:
1.壳体局部腐蚀,采用电弧堆焊法修补,若腐蚀面积较大,采用贴补法修理。
2.末穿透的裂纹。若裂纹深度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可用砂轮将裂纹磨平,并与金属表面圆滑过渡即可。若裂纹深度不超过壁厚的40%,可在裂纹深度范围铲出坡口,进行焊补,但裂纹两端宜钻小孔,以防止裂纹延伸。对于长裂纹,采用逐段退焊法,(从裂纹两端逐段向中间焊),以降低焊接应力和变形。若裂纹深度超过壁厚的40%,应按穿透的窄裂缝处理。
3.穿透的窄裂缝。焊补前,在裂缝两端钻止裂孔,孔径稍大于裂缝宽度,并加工出坡口。当壁厚小于12mm时,采用V形坡口;当壁厚大于12mm时,采用x形坡口。施焊时,长度小于100mm的裂缝可一次焊完;裂缝较长时,宜从裂缝两端向中间焊,不要划圆弧,并采用多层焊。
除应力集中的部位外,釜体上各部分的裂纹和穿透的窄裂缝,都允许进行焊补。
4.穿透的宽裂缝。宽裂缝应采用挖补法修理。挖补的长度应比裂缝长度大50-100mm,宽度应不小于250mm。焊上的补板应与本体表面平齐,曲率半径应与本体一样。
5.不锈钢衬里鼓包。当衬里大面积变形且衬里鼓起高度与变形面积的平均直径之比小于0.15时,宜采用充水升压法使已变形的衬里复原。对于变形面积不大的壳体或衬里,可采用机械顶压办法修理,但在矫正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脆裂。
以上有关釜式反应器釜体的材质及修补方法的信息由郑州科达仪器为您提供,欲了解更多实验室仪器产品详情及相关知识请点击http://www.zzkd666.com。